全本小说网 > 三国风云之士氏天下 > 第三十七章破宛城韩忠请降

第三十七章破宛城韩忠请降

作者:假领笑笑生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txt.co,最快更新三国风云之士氏天下 !

    “报!官军撤围而去,聚兵于西南,正在磊土筑山。”探马来报。赵弘愁眉不展,不知官军又出什么计谋。

    “怎么回事?众位怎么看?”宛城郡守府内,赵弘见官军这两日来,并不攻城,心中诧异,忙招来众将商议。

    “我看官军是怕了!”满脸横肉的孙仲嚷道。

    韩忠沉思了一下说道:“我不认为官军闲的没事去磊土山,难道是靠土山强攻宛城西南?”

    “官军目的难猜,我等应以不变应万变。”孙夏提议。

    赵弘也想不出官军要干什么,便决定按兵不动。

    “攻击!”数日之后土山筑成,徐璆便率大军鸣鼓呐喊,攻击宛城西南城墙。赵弘见状以为官军大举强攻,便命韩忠率大部人马防守宛城西南。

    官军在土山上与宛城黄巾互射,喊声震天。官军盔甲坚韧,伤亡不多,黄巾士卒盔甲不整,伤亡巨大,只得四处躲避,退守内城。官军与黄巾大战约两个时辰,突然宛城东北冲出数千精兵。

    赵弘只得亲自率兵前往城墙防御,正防守间,却见一员大将弯弓搭箭,箭如流星飞来,赵弘应声栽落城下。

    视之此人正是东莱太史慈太史子义。

    “敌将已死!冲啊……”随即太史慈高呼!

    接着又连发数箭,黄巾军数人中箭倒地。太史慈更是飞身登城,一把大戟左砍右劈,无人能挡。

    “敌将已死!冲啊……”官军也趁势大呼。并奋勇登城。

    黄巾军本来就人少,见大帅阵亡,亦是心惊胆战,转身向西南逃去。

    抢先登城的官兵趁机打开城门,赵云一马当先率骑兵冲入城中,却见一满面横肉的黄巾将领聚众欲要反击。

    “杀!”赵云一声断喝。

    单枪匹马直冲那满面横肉的将军而来。

    “来人通名,某乃孙仲不杀无名……”那将军见是一员小将冲来,当即迎上前来。话未说完就被赵云一枪刺于马下,众黄巾士卒见状四散而逃。

    “降者不杀!降者不杀!”赵云高呼!

    “降者不杀!”

    赵云所率骑兵风驰电掣而过。

    黄巾士卒自知两条腿的跑不赢四条腿的,只得放下兵器举手投降。

    ……

    “报!”一士兵满身鲜血,冲到韩忠面前,噗通一声跪下。

    “渠帅,大帅阵亡,宛城失守了!”话刚说完仰面倒地,已无气息。

    “怎么回事?”韩忠也是大惊,这才多久啊。官军中必有高人指点,我军不如也。

    黄天,你不庇佑你的子民了吗?韩忠心中失落,仰天长叹!

    韩忠沉思良久,终于下定决心:“退守内城!”

    “退守内城!”

    众黄巾不知所以,但见宛城东北喊杀震天,西南又有土山上官军的攻击,已知宛城不保,纷纷退入内城坚守。

    “赵大帅阵亡了!下一步我们该如何做?”韩忠召集众渠帅、头领,面容悲痛,声音沙哑。

    “我等愿听韩渠帅将令!请韩渠帅继任大帅之位!”众头领扫视了一圈,发现无人能够担任大帅,军中除了韩忠就是孙夏了。

    “也罢!”韩忠心中苦楚,不知路在何方。内城虽然能够坚守一时,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逃?能逃到哪里?内城粮少,这数万大军如何办?得为兄弟们寻条活路了!

    “如今我军该何去何从?请大家说说吧。”韩忠感到浑身无力。

    “战,我军兵甲不利;守,现在宛城外城已失,内城粮草不多,四周都是官军,我们无路可走……”孙夏也是苦笑不已。

    “那就死战到底!”龚都不愧是一条汉子。

    “可是粮少,我们都会被饿死的。”

    “那就打!”

    “只怕我们还未接近官军都被射死了……”

    众头领议论纷纷,有人主战,有人主降。

    最后众人都把目光投向韩忠、孙夏二人。韩忠、孙夏二人商议一阵,方才下了决心。

    “众位兄弟们,我们前无进路,后无退路。唯有投降一条路可选,吾闻士徽士将军向来仁义,想必会给我们一条生路。周仓周渠帅正是士将军麾下之将,大家或许可以投靠。我不勉强各位,以后大家生死由命。”韩忠也只能无奈的叹气。

    室内众人鸦雀无声,无人出声反对。能活着,谁又愿意死呢?

    “孙夏听令:命你前往士徽营中谈判,若愿接受我军投降,条件只有一个:去留全凭自愿,否则我等宁死不降。”韩忠随即传令。

    “诺!”孙夏领命,往士徽军中而来。

    此时,士徽已经进入宛城,正在郡守府前。看着眼前已被烧成一堆废墟的郡守府,还有四周散乱的尸体,士徽心中也是一阵无语。令士徽欣慰的是,黄巾军并未烧毁粮仓,士徽派兵收拢了近十万石粮草。一面让士兵们打扫战场,一面派人前去通知徐璆。

    徐璆到来,便命人四处出榜安民。南阳宛城内,世家大户早已没了影踪,不是逃走了就是被黄巾所杀,剩下的贫民不是加入了黄巾军就是早已逃走。

    宛城已经破败不堪,早已失去了曾经作为郡城的荣光。

    徐璆、士徽、秦颉找了一处世家宅邸作为临时军营。

    “报!外面有一大汉自称黄巾渠帅韩忠使者,要面见前将军,有要事相商。”卫兵来报。

    “嗯,什么人来见我?那就让他进来吧。”士徽也是满头雾水,看着徐璆、秦颉两人疑惑的望着自己,士徽也只得让卫兵请来人进来。

    “见过徐使君、秦府君,在下孙夏,不知哪位是前将军?”孙夏进的府来,忙向徐璆、秦颉行了一礼。

    孙夏自是认得徐璆、秦颉,只是未和打过照面,只晓得士徽年轻。

    “我就是,不知壮士找我何事?”士徽应声问道。不过心中也隐隐约约的猜到了几分,当年韩忠可是派人向右中郎将朱儁请降。只是朱儁不允,秦颉与其不睦斩杀之。

    “参见前将军!”孙夏连忙一拜,说道:“吾乃大帅韩忠使者,吾太平道将士愿降,不知各位是否接纳?吾军只有一个条件:请准许太平道将士去留自便,愿当兵者可加入军队,若愿回家耕地者遣送回家。”孙夏见各位大佬都在也不能单独向士徽请降,若引得徐璆、秦颉生气,这事就难办了。

    “哦,原来是这事!徐使君、秦府君觉得如何?”士徽笑着望向徐璆、秦颉。

    徐璆沉思了一会,还是觉得接受投降比较好,不过自然不能任回乡:“投降可以,不过如今战乱未平,作为反贼只能等待朝廷发落。”

    “万万不能接受叛贼投降,这只能滋长他们造反的念头,若顺利他们就反,若不利就投降。”秦颉连忙摇头。

    “那前将军以为若何?”徐璆望向士徽。

    “太平道将士愿降,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愿从军者可以加入我的麾下,不愿从军的,必须前往幽州上谷郡屯田。”士徽也不啰嗦,直接开出条件。

    “不可,前将军不可如此,如此只会助长黄巾贼气焰……”秦颉连呼不可。

    “有何不可?太平道将士也是我大汉子民,只是受一时蒙蔽,朝廷不是诏令除张角、张梁、张宝外其余之人皆可赦免么?”士徽面色不悦,这些所谓的汉人官吏对自己人狠,对外族却是宽容,甚至拿着钱财乞求外族不再反叛,对自己人却是统统杀掉。

    “你,你收容叛军,意欲何为?”秦颉气急。

    “哼,我意欲何为?我是替朝廷平叛!你算什么东西?朝廷都有诏令了,难道你比朝廷还大?你说的话就是圣旨么?”士徽冷笑一声。

    士徽接着对孙夏说道:“请孙壮士转告韩忠渠帅,吾部愿接受太平道将士投降,条件就是愿参军的可加入军队,不愿者可带家人前往幽州上谷郡屯田。”

    “谢将军!”孙夏一拜后,转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