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栖田记 > 第三百九十二章、灾荒

第三百九十二章、灾荒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txt.co,最快更新栖田记 !

    天圣元年这一年的年景不太好,河南、山东,湖北、河北等四省同时发生了大旱,这四省自从三月下过两场春雨之后整整三个多月没有下一滴雨,也就是说最需要雨水的夏季,这四省几乎是一滴水未落。

    如此严重的旱情让此四省的农作物几乎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除了冬麦玉米有一定的收成之外,其它如水稻,春麦几乎是颗粒无收,虽说朝庭这些年来一直在的大力督促各地的开渠引流,渠道工程做得不错,却也架不住这样的大旱。

    面这等大旱,很多河流都搁了滩、露了底,渠道做得再好无水可引也是无用,冬麦玉米收成不错的地区,都是渠道做得好的县镇,有些乡县,因天高皇帝远,监督没那么到位,渠道阻塞不通之地,收成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旱了一百余天之后,到了七月下旬,又连续下了多天暴雨,多地引发了小规模洪灾,好在朝庭给力,自天旱超过了一个半月之后,就引起了朝庭的高度重视,到等旱情持续到两个月的时候,朝廷已派下各路钦差,到悍情严重的州府坐镇。

    一边筹备赈灾物资,一边筑坝防汛,正是庭朝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得很到位,才保证了在灾情如此严重的情况下,既没有发生灾民逃荒、物价暴涨的现像、也没有发生灾后瘟疫横行的恶果,这一场大灾过去之后,虽让满朝官员脱了层皮,国库都被掏空了三成,却为登基刚刚一年的新帝挣来了无上的口碑。

    于天下百姓而言,一个皇帝好或是不好,主要看你能不能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而想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除了税赋律法制度等等因素之外,还有面对突发灾难时,朝庭的处理方法和力度,刚上位的赵祯面对这种突发天灾,显然处理极其到位。

    天下百姓对新帝满意了,满朝官员对新帝也是称赞不止,可当事人赵祯却没有多少欢喜得意之情,他这会正看着手里这张户部送来的国库帐本叹气,这一场灾荒下来,虽说民间秩序稳住了,朝庭却脱了一层皮。

    四省同时发生大规模旱灾,这四省的税赋没有了不说,朝庭还要调拨大量的钱粮、耗费无数人力物力来振灾抚民、以及处理大旱之后可能出现的大涝等一系列防御措失,这一切消耗加起来几乎是一个天文数字,再加上天禧三年到乾兴元年的那场大战的消耗,大宋国库这些年来积攒下来的物资,几乎被消耗了一半。

    直到这一刻,赵祯才深刻的领悟萧楠前两年和他讲的那句话的意思,他记得姐姐当时是这样和自己说的:“小祯,君王这个职位是非常不好做的,它代表的不仅仅是无上的尊荣,同时还代表着无上的责任……”

    是啊,责任,他上位才一年时间,就充分感受到了责任这两个字的份量,现在的百姓和官员都夸赞他这位君主英明,可他自己看着手里的帐本却莫明的感到胆颤心惊,大宋近三十余年只被动的打过一仗,除此之外国家并未发生过特别大的灾难。

    三十于年的太平盛世,国库里积攒下的来的东西,居然只支撑了一场持续了半年多的战争和一次四省同发的天灾,若这样的突发事件再多几起,或者说战争与天灾同时降临……意念落到这里,赵祯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颤……

    不说赵祯的心事,但说青孚镇,青孚镇今年是重灾区,这里从三月二十开始,一直到七月中旬,整整一百一十天,滴雨未落,虽说青孚镇被伊河、汝河、白河环绕在中间,水源问题相对其它地方来说可谓是得天独厚。

    可再得天独厚的水源也架不住整个夏季一滴水没下,这一百一十天没有下雨,很多河段的河床都露出来了,想用这些河流来灌溉庄稼也是无能为力,除了冬麦和玉米有五六成收成之外,其它水稻,红薯,等几乎是颗粒无收。

    相对于其它许多州县不足一成收成的惨况而言,青孚镇的整体收成大约减了七成,也就是说,他们还有三成左右的收成,整个青孚镇的人口约在十万左右。(萧楠刚来的时候此镇人口已近七万,萧楠到此地已有十八年,随着青孚镇日益富裕,有不少外地人牵过来,再加上本地人口的增涨,现约莫有十万左右。)

    一个十万人口的农业大镇,粮食减产近七成,势必会让很多人没饭吃,萧楠夫妇现是青孚镇排得上号的富户,又和赵祯的关系特殊,今年全国多地出现大规模的旱灾,赵祯定然是焦头烂额,他们大忙帮不上,但是青孚镇这个地方的问题,总要帮着解决一下。

    “靖轩,关于本镇灾情一事,我打算去找镇长和镇上诸位士绅们商量一下,看看是否能由咱们自己来解决本镇的灾情,你意下如何?”时近七月的时候,萧楠和江靖轩商量此事。

    “去吧,这是咱们应该做的,咱们青孚镇占驻天时地利,别说嵩县,在洛阳都是排得上号的富裕镇子,日子过得好了,责任自然也该多承担一些,今年受灾的地方这么多,朝庭到处都要用钱,咱们大忙帮不上,自己镇上的这点事,自然应该由我们自己来处理。”江靖轩也是有功名在身上人,视觉眼光与一般人不一样,对此自然不会有意见。

    以萧楠夫妇如今在青孚镇的影响力,他们领头来做这件事,青孚镇诸士绅纷纷响应,萧楠夫妇向所有租种他们田地的雇农承诺今年的租子一分不收,同时捐出粮食五十担。(萧楠来到这个世界后,以前就经历过一次天灾,自此以后,每年家中都会多储存一年的粮食。)

    除了粮食之外,又捐了八千两银子,青孚镇是个相当富裕的镇子,镇上的士绅不少,其中家产在萧楠夫妇之上的,有五六家,与他们家产差不多的有十家左右,比他们稍差一点,但也算中阶地主阶级的还有二三十家。

    有了萧楠夫妇打头,不过区区几日时间,全镇士绅一共就捐出了十万两白银,外加二千担粮食,这些银两物资由镇长以及所有捐赠士绅一起管理,并由大家共同统计各村受灾情况,再根据各自的实际困难统一分配……

    青孚镇一共只有十万人口,其中大约有三万家境不错的人扛得住今年的灾难,无须救济,剩余的七万人口,手里多少也有点存粮,各自手上的存粮加上今年微薄的收成再加本镇士绅捐助的钱粮已足已解决本镇的困难。

    也就是说,青孚镇虽受了重灾,但在本地士绅的慷慨解囊、全镇百姓的共同努力下,未用朝庭一两银子一颗粮食,自己就解决了困境,待嵩县县令将这一切如实报到朝庭之后,赵祯看着的里的奏折,只觉眼眶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