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谍血丹心 > 第38章 旅途(一)

第38章 旅途(一)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txt.co,最快更新谍血丹心 !

    两天后,周之煜启程赶赴临澧,接受为期两个月的特工培训。

    从北平到临澧,要经过多次舟车经转。

    先乘坐火车到汉口,然后坐轮渡过长江到武昌,再换乘火车经粤汉线到长沙,最后换乘长途汽车到常德。

    到了常德,会有专人来接周之煜。

    临澧,是位于常德北面的一个小县城。

    到达汉口后,周之煜连一分钟都没耽误,买了船票搭乘轮渡过长江。

    站在甲板上,望着川流不息的长江水,周之煜心里不禁感慨万千。

    去年的这个时候,武汉还是国民正府陪都备选城市之一。

    一年还不到,这里已然成了沦陷区。

    国军士气普遍低落,再来一场伤亡惨重的大败,陪都重庆能不能守住也在两说,最后怕是要成为流亡政府了。

    三月的长江,春意盎然。

    下午两三点钟,气温能达到十五六度。

    这个月份,晒太阳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尤其是在风景如画的长江上。

    此时,风平浪静,阳光和煦,甲板上的旅客越来越多。

    周之煜双手扶着栏杆,无意中目光一瞥,发现两个穿着普通的男子,一边低声交谈一边朝北侧走去。

    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乍暖还寒的月份,即便气温回升,人们还是喜欢待在阳光下。

    所以,甲板南侧人很多,北侧连一个人也没有。

    那两位衣着单薄,他们去北侧做什么?

    轮渡分为上下两层,二层甲板风大,同样人很少。

    周之煜略一思索,沿着楼梯来到二层甲板上,居高临下,凭栏远眺。

    他站的位置,刚好能看到那两个人正脸。

    两个人都是三十岁左右的年龄,一个是圆脸,另一个是刀条脸,长相普普通通,没有任何出奇的地方。

    两人神情严肃,时不时的皱眉沉思,似乎正在商量很重要的事情。

    由于距离比较远,周之煜听不到他们在说什么。

    但是,通过观察口型却发现,这两个人竟然是在用日语交谈。

    根据日本外务省统计,以开拓团名义移民中国东北的日本人,高达三十四万人,据说这还只是第一批移民。

    毫不夸张的说,饭冢幸造的想法,在日本人中间普遍存在。

    所以,无论是在任何地方,遇到日本人都不奇怪。

    就比如,在北平街头走一遍,遇到的十个人当中,就有一个是日本人。

    短短几年时间,北平城也涌来了近十万日本侨民。

    不过,让周之煜心生警惕的是,这两个日本人嘴里,反复提到了一个词:临澧。

    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县城,他们谈论临澧做什么?

    周之煜稍微退了两步,对方即使抬头,自己也有机会避开。

    过了一会,那两个人转过身,面朝长江一侧,这样一来,就只能看到他们的背影。

    差不多十几分钟后,两个人一先一后回去了船舱。

    很快,轮渡到达武昌。

    周之煜故意落在后面,暗中跟着那两个人。

    码头上停着很多待客的黄包车,刀条脸和圆脸各自坐上了一辆黄包车。

    混在人群里,周之煜听的很清楚,刀条脸用中国话对车夫说了一句:“去火车站。”

    纯正的国语,几乎不带任何地方口音。

    有那么一瞬间,周之煜甚至有些怀疑,自己先前是不是看错了?

    难道这两个其实是中国人?

    看错了也很正常。

    毕竟,观察口型也不是百分百准确。

    周之煜转念又一想,“临澧”这个词,他们说了不下四五次,绝对不会搞错!

    反正自己也是要去火车站,正好顺道跟着看看,他们到底要去哪里。

    周之煜坐上一辆黄包车,说道:“火车站。”

    车夫选择的都是同一路线,不用周之煜特意嘱咐,车夫拉着黄包车,始终跟在前面的黄包车身后。

    大约半小时之后,黄包车停在了武昌火车站门前。

    周之煜下了车,拎着藤木行李箱,不远不近的跟在那两个人身后。

    进了售票厅,圆脸等在一旁,刀条脸买了两张去长沙的车票。

    排队买票时,周之煜和刀条脸只隔着两名旅客,买的车票都是同一车厢。

    又过了十多分钟,粤汉线开始检票上车。

    刚过完春节,旅客并不是很多。

    周之煜的座位,对面就是圆脸和刀条脸的座位。

    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进了车厢,一手拎着大号行李箱,一手牵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看上去十分的吃力。

    来到周之煜近前,女人放下行李箱,从兜里掏出车票看了看,长舒了一口气:“6号车厢16座,是这里了。”

    她举着行李箱想要放到行李架上,始终差一点够不到。

    “我来帮你吧。”

    周之煜站起身,把行李箱放了上去。

    女人连声道谢。

    坐下后,小女孩忽闪着一双大眼睛,歪着头打量着周之煜。

    周之煜笑着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呀?”

    小女孩一点都不怕生,奶声奶气的说道:“我的名字叫巧巧。”

    “巧巧……好名字,将来长大了,肯定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姑娘。”周之煜夸赞道。

    巧巧骄傲的抬起下巴,脸上一副你说对了的表情。

    女人在一旁说道:“巧巧,别人夸奖你了,你应该怎么说?”

    巧巧想了一下,对周之煜说道:“谢谢叔叔。”

    “真是个有礼貌的小姑娘。”周之煜笑着摸了一下巧巧的小辫子。

    除了周之煜和母女俩,座位上再没有其他人。

    呜——

    汽笛长鸣。

    火车缓缓驶出了武昌火车站。

    周之煜对巧巧母亲说道:“太太,听口音,您是湖南人吧?”

    “我是武昌人,嫁到了湖南,这次回家探亲,扯着一个孩子,唉,路上都要累死了,幸亏没把老大老二带来……”

    满打满算,两人认识也没到一小时,巧巧母亲却仿佛遇到知音一般,滔滔不绝讲述着自己一路上的各种不易。

    周之煜看出来了,巧巧的外向性格,一准儿是随了母亲。

    “您先生怎么没陪着一块回来?”

    “他生意忙,脱不开身。”

    “一个人带着孩子,确实不容易……”

    “好在,这趟车直达长沙,中途不用换车。到长沙就好了,家里人会到车站接我。对了,你是哪里人呀?”

    “北平。”

    “那么远啊……”

    周之煜长相帅气,斯斯文文,举止得体,给人的第一印象非常好。

    对于大多数女性而言,本能上会多了一份亲近之意。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