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烈虎军 > 第十一回赵忠施谋智胜余平 将计就计巧取竹林

第十一回赵忠施谋智胜余平 将计就计巧取竹林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txt.co,最快更新烈虎军 !

    诗曰:

    余平链钯逞凶威,连败数将阻大军。

    枪仙疆场施绝技,神勇无敌胜链钯。

    贼军狡诈多诡计,趁夜袭营攻烈虎。

    谁料赵忠智谋广,将计就计夺竹林。

    且说,赵猛率猛字营在竹林关外首战不利,遂于关外安营下寨,整顿人马。数日后,赵忠率领烈虎卫大队人马赶到,双方人马兵合一处。赵猛向众位兄弟备言前事,讲那余平身怀绝技,难以取胜。赵忠听罢道:“且先休兵三日,三日后,我亲自会战余平!”军令传下,众将士闻风而动。

    三日后,赵忠点兵五千带领众兄弟亮全队于竹林关下,摆成二龙出水势。赵忠在认标旗下立马横枪,命令军士讨敌骂阵。十名彪形大汉飞马出阵一字排开,双手作喇叭状,冲城头高喊:“城上的贼军听着,朝廷天兵已到,速速出城受死!”

    骂不多时,只听竹林关内三声炮响,城门开放,一彪军马杀出,雁翅排开,弓箭手压住阵脚。竹林关伪总兵余平全身披挂,立马横钯立于门旗之下。

    赵忠见伪蜀军已然亮队,便跃马上前,一抱拳:“烈虎卫赵忠请见余将军!”余平见对面一将,一身亮银盔甲,外披白袍,白马长枪,威风凛凛。余平听见赵忠所言亦提马上前。二将马打对头。

    双方主将在沙场相见。余平道:“赵将军请了,尔等因何犯吾疆界?”赵忠拱手道:“余将军差异,义州本为大齐国土何来侵犯一说?我观将军武艺高强,如肯报效国家,必然前途无量,失身叛军,岂不可惜,还望将军回头是岸。”“如今,皇帝昏庸无道,奸臣当道,山河破碎,此等朝廷效忠有何益处?我家主公愿重整乾坤,收复失地,赵将军若能前来投效必大有可为,不知将军意下如何?”赵忠笑道:“余将军,如今虽山河破碎,但仍有无数忠臣良将在抗击外虏,光复河山,反观将军却助纣为虐,分裂山河,是何道理。且据我所知,汝主许天残暴不仁,并非明君,义州百姓,怨气冲天,不知将军对此作何解释?”余平闻言恼羞成怒:“赵忠!你我各为其主,休要多言,拿命来吧!”说罢,余平举钯纵马向赵忠杀去。赵忠跃马挺枪相迎,二将你来我往斗在一处。

    二人一交手,余平大吃一惊,他发现赵忠掌中这条枪招数精奇,且刚柔并济。枪法中既有裂山枪的刚猛又有梨花枪的飘逸,可谓博采众长。这条枪在赵忠手中神出鬼没,风雨不透,划、拉、崩、砸、压、刺、挑、盖、打、扎,枪法的十字诀在赵忠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二人交手不到二十回合,余平已然大汗淋漓,只有招架之功,并无还手之力,反观赵忠却精神抖擞,越战越勇。余平心中暗想:“这赵忠不愧有枪仙之称,枪法果然高超,再打下去我非败不可。唉我何不用绝技取胜。”想到这,余平虚晃一招,拨转马头,往下便败。

    赵忠见余平败阵,心下了然。暗道;“待某来会一会余平的绝技。”随后,赵忠挂好大枪纵马在后头就追,并暗中取剑在手。余平在前听得身后马蹄声响,由远而近。突然,余平猛一回身,马随人转,和赵忠来了个面对面。紧接着余平一抖手,链钯直奔赵忠顶梁打去。赵忠早有防备,把头一低让过钯头,举起手中紫电剑奔着链钯的铁链就砍。紫电剑乃是天下名剑,削铁如泥,只听“喀嚓”一声响亮,余平的链钯被砍为两段。赵忠捡起半截链钯扔入敌阵。

    余平见链钯被赵忠宝剑所破,不由得惊怒交加,有心舞钯再战,但他深知自己远非赵忠敌手。无奈之下,余平只得捡起兵刃,收兵撤退败回城内。赵忠见敌军败阵,也不追赶,亦鸣金收兵回营。

    赵忠领着众将及三军儿郎凯旋回营,众人十分高兴。议论间,赵猛、刘义等几位将领性如烈火,不住地嚷嚷道:“大哥,今日我等为何不追杀敌军趁势抢关,以便早日向前推进?”赵忠一摆手:“众位兄弟,今日敌军虽败但队伍整齐军心未散,不宜追杀。且竹林关乃巴郡第一险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强攻关城并非上策。”“是啊,攻坚伤亡甚大,我军仅有五万余众,须想出一万全之法取关才好。”赵义接口道。“如能将敌军诱出关城,趁虚夺关,倒是会容易许多。但想要诱敌出城,谈何容易。”赵忠无奈轻叹道。众人商议多时,并无取关良策。最后赵忠下令:“将竹林关围住,进行几次试探性攻城并多派精锐探马严密监视敌军一举一动。”众将领命,各自回营准备。

    接下来的几日内,烈虎卫调集人马对竹林关发动了数次进攻。果不出赵忠所料,竹林关城池坚固,极难攻打。连日来,烈虎卫轮番攻城,伤亡不小,但皆未能破城。竹林守军就地取材,制成竹枪万余支,用以标射烈虎卫,竹枪锋利无比,许多烈虎士卒死于标枪之下。烈虎卫又设法想从护城河水门偷袭竹林关,但伪蜀军早在水门处布下铁网,竹钉,烈虎卫受困于此不能前进反折损了许多人马。赵忠等众将见屡次攻城未果,只得暂缓攻打继续围城。

    按下烈虎卫围困竹林关不提,单说竹林关总兵余平。这几日伪蜀军虽守住了城池,但大齐数万精兵围困竹林关,城中粮草无法长久支撑,援兵无法迅速到达,固守并非长久之计。余平整日召集众将苦思退敌之策,但几日来均无良策,余平十分着急。

    这一日,双方攻防之战结束。副将花力向余平建议,齐军连日攻城受挫,战力必有所下降,军营防卫定然松懈,可趁夜色率精兵劫寨一举击败齐军以解竹林关之围。余平听后大喜,认为此计甚妙。遂命偏将牛金率五千人守关,余平亲率两万人马,秘密出城,趁着夜色往齐军营寨杀来。

    殊不知,城内守军之异常早被齐军探马察觉。几名探马蓝旗忙忙跑回大营向众将禀报:“启禀各位将军,我等探查发现,竹林城头灯火早熄,且有换防出兵之像,不知敌军意欲何为。特来报知将军,请令定夺!”

    赵忠听得此言,不由大喜:“如此看来,敌军今夜必来劫寨。取关良机已至,众位将军须如此这般,今夜定要攻下竹林关,不得有误!”“得令!”众将拱手应诺,纷纷下去准备,三军儿郎闻风而动。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转眼到了深夜。天空漆黑如墨,并无半点光亮,可谓月黑风高。这时,竹林关的城门悄然开放,大队人马直奔城外齐军大营杀来,很快来到大营正门。

    几名伪蜀军士卒往上一闯,解决了几个守卫营门的卫兵,紧接着营门开放,伪蜀大队人马摇旗呐喊冲进齐军大营。刚一进营门,众多伪蜀军卒皆是一惊,偌大营盘内竟空无一人。余平见此情景大惊失色:“不好,中计了,三军儿郎速速回撤!”

    余平话音未落,只听三声信炮响,惊天动地。一众伪蜀军被吓得心胆俱碎。炮声过后,营盘内亮起许多灯球火把,竖起无数虎纹大旗无数大齐士卒从四面八方冲出,各举刀枪一齐向伪蜀军围杀而来。伪蜀军慌乱之间,仓促迎战,双方很快杀作一团。

    双方大军奋力厮杀,各不相让。一时间,无数士卒倒在血泊间,原本平静的营盘早已被震天的喊杀声覆盖,血色和火光也成了这片战场的主调。交战不多时,伪蜀军败象已露。伪蜀军突然遇袭本就军心不稳,加之数万烈虎卫人数占优且皆为精锐,前来劫寨的两万伪蜀军很快无力抵抗,死的死,逃的逃,降的降,整个队伍四分五裂。

    混战中,副将花力浑身浴血于重围中寻到正拼命厮杀的余平。此时的余平累得气喘吁吁,身上有三五处伤口,血迹斑斑。花力纵马挥刀杀散围困余平的齐军和余平汇合。花力高叫:“总兵大人,齐军势大,我看我等速速突围,保守关口方是上策!”“就依将军之言,整队突围!”余平说罢,把青铜钯在空中一举,代替军令,许多幸存的伪蜀军兵纷纷聚拢,余平纵马向前带着一众残兵败将往营门杀去。

    但想要杀出重围,谈何容易?数万齐军早已布下天罗地网,把伪蜀军围了个水泄不通。余平领着残兵一路拼杀,死伤惨重,许多士卒在突围过程中去了鬼门关。余平带着败残人马好不容易杀到营门,却不料眼前旌旗飘摆,一彪人马杀出,为首二将,一人银甲白袍,一人金甲绿袍,各自跨马持枪拦住去路。余平一见,大吃一惊,来的正是银甲枪仙赵忠和金臂二郎赵义。这正是:“重围之中遇虎将,贼寇插翅难逃遁。”

    余平见赵忠、赵义领兵拦路十分心慌,无奈之下只得硬着头皮上前交战。赵忠拍马挺枪来战余平,二马相交,二人斗在一处。十几个照面后,余平渐渐不敌。花力见状,挥刀上前助战,以期尽快杀出一条血路。赵义见花力上前欲夹攻兄长,大吼一声跃马上前,高举三尖枪,手起枪落只一枪就将花力刺于马下。

    余平正打斗间,忽见花力身亡,吃了一惊,略一分神被赵忠一枪划伤左肩,鲜血直流。余平疼痛难忍拨马败走。赵忠见了,也不追赶只是令三军齐上截杀伪蜀败军,顷刻间又有不少伪蜀军卒或战死,或投降,或被俘。剩余残卒拼死冲出营门向竹林关而去。

    余平领着一众残卒好不容易冲出齐军营盘,来到僻静之处。余平点视人马,出城时有大军两万如今仅剩马步军兵三千余人。余平惊怒交加,领着这三千余败军急急如丧家之犬,忙忙似漏网之鱼,一路狂奔向竹林关逃窜。一会儿功夫,余平率残兵败将来到竹林关城下,士卒向上叫城。

    留守竹林关的偏将牛金正在城上巡视,忽听得城下有人叫城。牛金探身,手扶垛口借着灯光往下观看。就见城下有一支三千余人的败军打着大蜀旗号。那些个残兵败将,缺盔少甲,狼狈不堪,毫无出城时的锐气。为首的正是余平,再看余平浑身是血,盔歪甲斜也无往日之威风。牛金见劫寨大军大败而归,吓得颜色更变,慌忙命军兵开城门放余平和一众残卒进城。余平提战马率先入城,后面的残兵败将也陆续进城。

    三千残兵陆续进城,走在最后的有数十名步卒。等这几十号步卒也进了城,守在城门口的几名伪蜀军卒正准备放下吊桥关闭城门。突然,这几十名步卒纷纷亮出刀枪奔守城门的几个伪蜀军杀去,那几个伪蜀军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纷纷身亡成了几个糊涂鬼。紧接着,有一人挥刀砍断缆绳,放下吊桥。余平,牛金见状吓得魂不附体,急忙领兵前来围杀这几十人。这群步卒中为首四人各使一根大棍领着几十号步卒和伪蜀军战在一处,双方混战成一团。

    那位问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书中交代,赵忠识破余平偷营劫寨之计后,将计就计设下伏兵准备反袭余平,同时让黎氏兄弟带五十名精锐步卒等余平兵败之时,混入伪蜀败军之中,随之回城趁势夺下城门,成功之后响箭为号。又令冯渊率骁骑营五千精骑在竹林关外密林中秘密埋伏,单等响箭一发,迅速杀进城去协助步卒控制城门进而剿灭叛军拿下关城。

    书归正文。黎氏兄弟率领五十名精锐步卒与伪蜀军混战。混战间,一名步卒射出响箭,顿时一道尖锐之声划破夜空,令人胆寒。随着响箭射出,早已埋伏多时的五千精骑杀出密林,直奔竹林关城门而来。冯渊一马当先,舞动手中蔡阳刀冲进城内,身后五千骑卒如潮水一般随之而来。城内的伪蜀军慌忙结阵迎敌,两下交手。

    城内伪蜀军仓促迎战,而且城内有几千名刚刚经历大败的残兵,军心不稳,加之冯渊的骁骑营乃是一支精骑新军,战力非凡,伪蜀军远不是其对手。冯渊率领五千精骑以雷霆之势凿穿了伪蜀军的阵型,控制了城门并继续向里推进。伪蜀军节节败退,竹林关大部已失,伪蜀败局已定。

    余平见手下士卒不断倒下,越来越多的大齐军兵涌进城内,心知竹林关已难以保守,于是便领着牛金等几个将领和一众败残兵卒往外突围以期逃出生天。冯渊见状指挥军卒围上。混战中,敌将牛金被冯渊一刀劈死。余平落荒而走,正往前跑,被黎华赶上前来,一棍打折马腿,余平翻身落马,尚未起身,一群骑卒赶上,可怜余平做了一世叛军被马踏为泥。

    主将一死,伪蜀军树倒猢狲散,四散奔逃。不多时赵忠等人率齐军大队入城把众多伪蜀残兵给抓了俘虏。随后,大齐烈虎卫的军旗插上了竹林关城头,巴郡第一关终是收复。赵忠等人出榜安民,整顿人马不提。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